旅行社会员系统的应用价值
作为一种产业现象,世界上最早的旅行社,与一位传教士有关。
1841年,英国传教士托马斯·库克组织了一次团体旅游,以包租火车形式,将500余人从英国莱斯特送往拉夫堡参加禁酒大会,每人收费1先令。
大约在1845年,托马斯·库克创办世界上首家旅行社Thomas Cook,在伦敦设立办公室。亲自考察路线,安排吃住等事宜,同时也出售旅行指南、行李箱、望远镜和鞋等。一百多年前Thomas Cook的业务,和今天旅行社差不多。
1872年,托马斯·库克组织会员了一次长达222天9人环球旅行,这次旅行也是其与中国的第一次交集。但对中国印象颇为脏乱差。直到二十世纪初,托马斯·库克过世后,他一手创办的旅行社才开到中国。
1906年底,Thomas Cook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,给去往远东和欧洲商旅会员提供出行服务。之后Thomas Cook(旧称"通济隆")先后在上海、北京设代办机构。当时中国旅游市场几乎被Thomas Cook、美国运通等公司垄断,主要有代售车船票等业务,并自主发行旅行支票(即所谓"通天单")。二战爆发后,Thomas Cook撤出中国。直到2015年,复星集团收购Thomas Cook5%股份,共同成立一家合资公司——托迈酷客,Thomas Cook与复星分别持股49%和51%,再度重返中国。
中国的第一家旅行社,却与一位银行家的私房旅行体验有关。
1915年,江苏镇江人陈光甫,赴美留学归来,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(上海银行)。在一次从香港到昆明的旅行中,由于无直达交通,需坐船到越南,再经滇越铁路抵达,便到一外国旅行社代买船票,被冷落。加上当时富商巨绅、名流学者的环球旅行风气正浓,中国却无甚接待"导游"人员和机构。开办旅行社业务的想法,就此萌生。
1923年8月1日,陈光甫创办的旅行社成立。作为中国第一家旅行社,它并不是独立机构,而是设在了银行下面——上海银行旅行部。
1927年6月1日,经上海银行董事会批准,旅行部从银行独立出来,正式更名为"中国旅行社"。1928年1月,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核准中国旅行社"元号旅行业执照",这也是国内第一家拿到旅行业执照的旅行社。
其经营范围从代售国内外火车、轮船客票及旅行咨询,逐步扩大到车站、码头接送和转送、行李提取和代运、发行旅行支票、为国人办理出国及留学事宜,以及观光游览等业务,还创办影响力旅游刊物《旅行杂志》。其分支机构一度曾达到100多处,并在香港、新加坡、美国、菲律宾等地设立了海外分支机构。期间经营逐步扭亏为盈,1936年实现盈利60万元。
上海解放后,陈光甫离开内地去香港,中国旅行社重心也随之转移到香港,内地业务1953年正式宣告结束。1954年7月1日,以香港中国旅行社为名,向香港英国当局申请注册,后发展成为香港中旅集团公司。
与解放前境内外龙头旅行社分食行业形成鲜明差异的是,解放后中国的旅行社行业经历了典型的"政企一体化到垄断开放"历程:
为华侨服务——1949年10月18日,新中国第一家旅行社厦门中国旅行社成立,随着华侨来访人数增加,广东、天津、杭州等地华侨旅行社相继成立。1957年4月22日,中国华侨旅行服务社总社在北京成立,明确其主要任务是为华侨等回国探亲、访友、参观、旅游提供方便,做好接待服务。1974年1月3日,经国务院批准,中国旅行社成立,与华侨旅行社合署办公,统称中国旅行社。
为外事服务——1954年4月15日,中国国际旅行社(即中国国旅)在北京成立,主要任务是负责访华外宾食住行游等事务,发售国际铁路联运客票。之后,在直辖市、省会以及其他重要城市和国境口岸陆续设立分、支社。不仅是事业单位(对外可称为企业单位),还是政府机构,行使行政管理职能,呈现出典型"政企合一"状态。
为改革服务——1980年6月27日,国务院批复共青团中央,同意成立中国青年旅行社,其接待对象是各国青年旅游者。此时国、中、青三大旅行社系统仍然归政府部门直接管理,无法自主经营和自主决策。1982年7月17日,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和国旅总社正式分家。1984年,旅行社业务打破独家垄断,第一次允许国旅、中旅和青旅等开展竞争。之后,国、中、青三家旅行社接待人数比例,从1980年近80%降到1988年40%左右,三家寡头垄断时代结束。